【养老孝老敬老】母亲的长寿秘诀
2023-02-20 09:55:06          来源:汉寿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傅莹莹 |          浏览量:12176

生于一九二三年正月十六的母亲,过完生日,就是百岁高龄的寿星了。

曾经贤惠善良,勤俭持家的母亲,如今已是满脸皱纹、头发斑白的老奶奶。

曾经心直口快,走路一阵风的母亲,如今已是耳聋背驼、走路拄拐的老人。

善良的母亲从不与他人争长短,宁愿自己吃亏,也从不亏了别人。母亲与人为善,待客贤惠,孝敬长辈,慈爱子女,豁达开朗。也许正是具有了这些好的品德,才成就了母亲的健康长寿。

母亲在兄弟姊妹中排行老大,因外祖父和外祖母身体不好,弟弟妹妹又小,所以母亲从七、八岁开始,俨然成了外婆家的半个劳力。无论是插秧割稻,挑水打猪草等农活或家务事,母亲都做的任劳任怨,从不叫累。别看那时候的母亲只是个小女孩,但她生性要强,个子又比同龄男孩高,力气也大,而且做起事来有板有眼,很是认真。

母亲这辈子吃的苦,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但她很少在我们这些子女面前诉苦。关于她年轻时候的经历,我也是长大后听姨姨和舅舅他们说的。

听他们说,我的外公、外婆由于身体不好,都是在四十多岁就去世了。那时候母亲虽已出嫁到汉寿县朱家铺公社石洞大队观音冲,但她心系娘家的两个年幼的失去父母的弟弟妹妹。母亲经常做完生产队一天的劳动后,还要拖着疲倦的身体,心急火燎地翻山越岭赶往她的娘家,常德县官桥坪公社粟家冲去。

母亲从婆家走到她的娘家有二十多里的崎岖路程。由于当天傍晚母亲还要赶回婆家,这样才不会误了第二天生产队出工,所以母亲到娘家后,没有一刻的休息,忙着给弟弟妹妹挑水、打柴、做饭等等家务事。母亲也常会给弟弟妹妹带一些吃的穿的过去。母亲带去的何止是长姐为母的责任啊!更是带去了温暖弟弟妹妹的拳拳爱心!

自从我有了记忆之后,就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了母亲生活的不易。我三岁的时候,已生有二女一子的父母,因实在无法在田地少的朱家铺公社生活下去,便举家迁移到了常德县康家吉(yue)公社洞阳观大队。洞阳观大队是鱼米之乡,生活在那里是不会饿肚子的。这也是年轻的父母搬家去那里的原因。

在陌生的洞阳观大队,说着汉寿口音的我们一家,与这里说常德口音的村民,在日月的旋转中渐渐地融合。就在我们家搬去洞阳观大队的第二年,母亲又生了一个妹妹。

这时,家里就有了六张嘴天天要吃饭,这让老实巴交的父母亲,肩上的负担更重了。他们只能没日没夜地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却只能换来不多的口粮,养活四个正长身体的子女。幸好父亲有做蓑衣的手艺,还能帮周围的乡亲们做蓑衣,赚些钱贴补家用。因为蓑衣是生产队雨天干农活的必需品,所以父亲做蓑衣没有被政府列为投机倒把的不法行为。

由于洞阳观大队离城镇比较远,经济有些落后,已开始未老先衰的父母,越来越顶不住经济上的压力,只好在一个亲戚的介绍下,于1980年末搬家去了汉寿县的围堤湖乡。

围堤湖乡位于汉寿县城北边,离县城不到两公里。由于靠近县城,这里的经济环境比洞阳观大队好了很多,我们家的经济状况也就一年年开始好转。那时,父母亲承包了集体三十多亩土地,他们跟其他村民一样,在责任地里种植了黄麻、油菜、白菜、西瓜等等一些经济类作物。八十年代市面上还没有除草剂,地里疯长的草,就只能靠人工用锄头锄草。我记得那时候,父母几乎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锄草上。

在母亲六十岁那年,父亲去世了。父亲是矽肺病晚期去世的。这个病的起因是父亲年轻时修过枝柳铁路。据父亲生前讲,那时修铁路钻隧道,基本上是靠人工在洞里抡大铁锤钻石块。隧道里自然就灰尘弥漫。由于里面空气稀薄,加上要钻破一块块大石头是力气活,戴口罩会让人更加呼吸困难,所以父亲和朱家铺乡的一些民工,干活时就很少戴铁路部门发下的口罩。结果他们都患上了矽肺病。他们在年轻时候还能抗得住,但他们却没有一个人活过了六十岁。我记得父亲是五十九岁那年阴历九月初一去世的。

六十岁的母亲忍住了丧夫的悲痛,每天天不亮就踩着她的三轮车去县城卖菜。不知道是因为每天沐浴了艳丽晨光的原因,还是因为每天都能赚几十块钱的原因,我总感觉母亲越来越精神。

那些蔬菜都是母亲自己种在地里的。母亲在卖菜时,总会向顾客介绍说,这些蔬菜都是自己种的,属于自产自销,还没有打过农药。因此,她的菜往往比别人的菜卖得快。卖完菜回家,母亲就忙着做饭,吃饭后她又急匆匆赶去她的菜地里,去伺候那些绿油油、鲜嫩嫩的各种蔬菜。

母亲这辈子是辛苦的,也是令她欣慰和满足的。毕竟,她和父亲同心协力,用他们意志坚定的双手,靠着吃苦耐劳的劲头,带领全家人度过了缺吃少穿的年代,走过了岁月的风雨坎途,养大了四个子女。

本可以安享晚年的母亲,却不肯停住忙碌的脚步。当我们做子女的劝她不要劳作了,母亲就会说,我是劳碌命,一休息就出病。

如今,母亲虽早已卸下了在她肩上压了几十年的家庭担子,但她却没有卸下爱劳动的精神,她总能找到一些家务事来做。

经常有人问起母亲长寿的秘诀。对于这个问题,文化不高的母亲,每次都回答不出来。但是我知道,母亲长寿的秘诀是勤劳!

来   源:汉寿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作   者:陈力鸿

   :傅莹莹
   :李   俊
    

   


责编:傅莹莹

来源:汉寿县融媒体中心

要闻
视频
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