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汉寿县9月28日举行的大会上,20佳“汉寿好人”受到隆重表彰。今天推介罗如军、王匀之、李文灿、彭秋兰的事迹。
罗如军,男,1973年9月出生,沧港镇军刘村村民。2018年,罗如军牵头成立了梨园合作社,作为全村致富带头人和种植养殖能手的他,带领村民抱团发展,合作社免费为村民提供藕种和技术,对玉臂藕实行保底回收。他销售渠道广,产品畅销常德、广州等地。随着玉臂藕面积的增多,为了给本村村民增加收入,罗如军以每天200-300元高价劳动补贴,全部雇用本地村民挖藕、洗藕、晒晾及打包,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村民为他竖起大拇指,纷纷说道:“我们年纪也大了,在外找工作限了年龄,如今没想到可以在家门口就可以有事情可以做。”去年下半年,罗如军将玉臂藕加工成藕粉,通过“互联网+短视频”的销售模式,有效拓宽优质特色产品的网销渠道和品牌影响力,生产加工的藕粉广受消费者喜爱,大大激发乡村产业的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王匀之,男,194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汉寿县银水湖红歌演唱团成员。他有一股向善的热情,主动加入多个爱心协会组织,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活动,不断传播正能量,长年累月献爱心。他有一副不屈的铁肩,不辱使命,敢于担当,有一份热就发一份光,积极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艰巨任务,主动献计献策,积极参加活动,为红歌团争先创优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加入县门球协会,担任教练员和运动员,多次带队参赛获奖。他发起组建新型社会组织红歌团,相继加入多个协会组织。他参加志愿服务360多次,随团下乡慰问弱势群体74次,登台献艺48次,同时每年购买大米、食用油、鱼肉等慰问城区多位孤寡老人。疫情期间,他走街串巷,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常态化佩戴口罩劝导活动,参加抗疫宣传服务30多次。 李文灿,男,1987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丰家铺镇铁甲村人,广东省珠海市润文服务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他不忘桑梓、回馈家乡,向丰家铺镇中学捐赠15万元,为提振乡村教育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铺筑了一条条幸福求学路。得知村里缺少修路资金,他慷慨解囊,筹资修建长1500米,宽4.5米水泥路,安装太阳能路灯,保障村民出行安全,让村民们告别了出门一脚泥,进屋一地泥的日子。李文灿致富后,一直关心家乡的弱势群体,尤其是五保老人。熊某是铁甲村五保户,未曾生(领)养过小孩,丧失劳动力,生活维持艰辛。在得知情况后,李文灿伸出援助之手,经常去慰问关心,赠送生活用品,与熊某聊天话家常,直至熊某逝世。 彭秋兰,女,1972年11月出生,沧浪街道八角楼社区居民。因丈夫在外务工,她独自承担家中大小事务,义不容辞地挑起赡养公婆的重担。多年来,她无怨无悔的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为其接屎端尿、翻身、洗脚,耐心帮助老人康复。当老人情绪低落时,她总是心平气和的与老人沟通,做好解释,不与老人发生争执。平时,她会抽出时间陪老人聊天解闷,从交流中了解老人的内心想法,在她的精心照料,公公的病逐渐好转。她用行动感动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大家从心里对她表示由衷的称赞和敬佩。在她身上,展现出了中华民族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当代女性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她的事迹,也影响着八角楼社区的广大居民,大家以她为榜样,在社区形成了尊老爱老、构建和谐家庭的好风气。
一 审:黄学丽
二 审:朱自刚 张智峰
三 审:彭庭毅
责编:刘译林
来源:汉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跟着总书记学历史
“关爱小乳牙科学防龋”公益行动走进汉寿
【乡村振兴路上的“老兵”】冯超越: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群众信赖的“主心骨”
【视频】汉寿新闻2025.8.4
【乡村振兴路上的“老兵”】邓红波:“兵支书”领航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视频】汉寿新闻2025.8.1
【乡村振兴路上的“老兵”】吴喜堂:永葆军魂的“兵支书”
【视频】汉寿新闻2025.7.31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