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营造妇女发展良好环境,汉寿县人社局立足本职业务,不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密切关注妇女民生,帮助妇女提高素质、促进妇女创业就业,让妇女平等进入劳动力市场。打好帮扶妇女稳就业、降失业、促脱贫、强培训的“组合拳”,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积极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高技能女性人才
为提高女性劳动力的技能水平,紧跟女性市场需求,近年来,汉寿县人社局开设了育婴师、西式面点师、养老护理员、茶艺师等多个市场急缺的针对女性的技能培训班。聘请了行业内技能大师、全省创业培训金牌讲师等一流教师授课,让女性学员掌握一流技能。特别是每期的育婴师和茶艺师培训班,学员全部为女性,学习氛围浓厚,期期学员爆满,学习效果良好。为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和经开区金康光电子有限公司、长沙我爱我妻家政公司等6家公司签订了培训就业协议,参培妇女大多数在对口协议单位找到了高薪岗位。汉寿女性劳动力成为了人力资源市场的“香饽饽”。
去年,共开办培训班 131 期,6188 人参加培训,其中女性380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培训559 人,其中女性143人;创业培训开展16期,培训480 人,其中女性165 人。同时,还开设退捕渔民转产就业技能培训班10期,培训577人,其中女性307 人。
二、扎实开展就业扶贫,拓宽女性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
加大就业扶贫车间的建设力度。该局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开发的原则,同时针对女性劳动力要照顾家庭,有就近就业的需求,共建设了电子厂、制衣厂、食品加工厂等多类型的扶贫车间22家,吸纳就业1620人,其中女性852 名,其中贫困劳动力229人,其中女性123名,有效的促进了女性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实现脱贫致富。圣迪服饰有限公司、虎迪玩具厂等扶贫车间(基地)大力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工作做法,先后在湖南卫视、湖南经视、常德电视台等媒体报道,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稳步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对少数就业困难的贫困劳动力,特别是女性贫困劳动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安排到护林、保洁、河渠管护等扶贫公益性岗位工作,对其进行就业兜底性安置。全县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共1290人,其中女性338名,
三、大力帮扶退捕渔民转产转业,妇女走出就业新路子
为落实“长江十年禁捕退捕工作”,该局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解决退捕渔民就业、转岗难题。一是扎根基层摸实情。据统计,全县共有在册渔民1552户,有就业意愿的有1053人,其中女性482 人。考虑到女性渔民出门不便的情况,该局采取“户户进、人人问”的方式,掌握所有退捕渔民的就业情况、就业意愿及技能培训需求,建立了工作台账。二是强化培训提技能。采取送培训到乡镇、到社区的方式,到退捕渔民比较集中的地方开展技能培训,实现“应培尽培”。该局以渔民就业意愿和需求为导向,考虑到女性特点,开设了淡水水生动物养殖、家畜饲养工、育婴员、养老护理员、面点师等工种的培训班,去年共组织实施退捕渔民转岗技能提升培训10期(班),共培训577人,其中女性307 人。对以女性渔民为主的因为家庭原因无法现场培训的群体,就业中心工作人员下村入户,送书籍上门,给 300 多名渔民(其中女性 210人 )免费发放专业技术类书籍1500多册。三是公益岗位兜底线。为增加就业困难的退捕渔民的就业岗位,在全县开发退捕渔民公益性岗位300多个,专门针对女性,开发了乡村环境保洁员、河渠水库管护、秸秆焚烧巡查等岗位。目前,第一期公益性岗位人员已全部到位,175 名退捕渔民(其中女性 65人)已转产上岗。
通过帮扶,汉寿县有就业意愿的女性退捕渔民已全部就业。帮扶退捕渔民转产转业工作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肯定,先进经验在湖南卫视等媒体推介,退捕渔民工作得到省政府2020年度真抓实干激励奖励。
责编:李俊
来源:汉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跟着总书记学历史
【视频】汉寿新闻2025.8.21
【视频】汉寿新闻2025.8.20
【视频】汉寿新闻2025.8.19
汉寿:迎回“甲鱼奇石” “中国甲鱼之乡”再添新名片
汉寿县开展2025年度新聘教师岗前培训
【视频】汉寿新闻 2025.8.18
常德市科锐菲电子科技:产学研融合驱动 智造升级跑出加速度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