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丨李轶蓉荣获“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称号
2024-08-23 13:24:36
来源:汉寿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刘思怡 |
浏览量:6101

“虽然我不是军人,但这份荣誉是无数退役军人对我工作的褒奖和肯定,我会一如既往,用心用情去做好退役军人工作。”在7月29日召开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上,获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称号的常德市汉寿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轶蓉感慨地说道。

李轶蓉(左一)在军山铺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指导工作
作为体制机制改革后的第一任汉寿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李轶蓉的上任,受到了广大退役军人的高度关注和殷切期盼。“成体系才会成机制,成机制才会有成效。”对此,她把加强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工作重心,推动21个乡镇服务站全面建设全部达标,同时将基层运行经费纳入本级预算,推动281个村社全部建站。为提升服务质效,制定出台了《汉寿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规范化运行手册》,全面优化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报、一窗受理、一次办成”的工作流程,真正打通了服务退役军人的“最后一公里”。为保护红色资源,按照“建设园林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要求,启动烈士陵园修缮工作,将76座散葬烈士墓全部迁入,并被省里列为全省烈士纪念设施整修现场会观摩点。
“退役军人的困难在哪里,我们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里。”她始终把权益维护作为广大退役军人最根本最急切的大事来抓。通过建立权益维护三级联动机制,积极协调各部门解决退役军人的合理诉求。同时,积极协调教育、人社、医保、司法等部门,联合开展“积案化解百日攻坚”行动,对退役军人的诉求实行分类建档、集体研究、会商解决。为深入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家中了解实际困难需求,五年来,她带头走访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家庭1200多户,倡导实行生病住院、家庭变故、生产生活困难“三个必访”,解决实际困难500多个,成为了退役军人的知心人、贴心人。
李轶蓉(右一)带领退役军人参观高新产业园区就业基地就业创业是退役军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李轶蓉常挂在嘴边的“家常事”。近年来,她指导建立了培训意向、就业需求、创业情况动态台账,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服务,实现了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的精准对接。同时积极搭建就业平台,全面落实就业优惠政策,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精准推送就业信息,与多家企事业单位达成长期就业合作协议,举办专场招聘会,助力众多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同时,她积极推动搭建了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提供全链条服务,协调解决证照、资金、场所等问题200多个,发放补贴146万元、落实贷款960万元、减免税费600万元,全县退役军人创办市场主体近2000家,进一步激发了广大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活力。
“在汉寿县,崇军拥军氛围日渐浓厚。”谈起这一变化,李轶蓉介绍说,只有把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当亲人,怀着一颗火热的心忠诚地履职,才能真正地让广大退役军人感受到社会的尊崇和荣耀。近年来,在她的努力下,汉寿县深入开展双拥特色活动,邀请英雄航天员张陆回母校宣讲,组织开展双拥晚会、老兵红色宣讲等特色活动,唱响了传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的主旋律。她指导组建了社会拥军联盟,38家企业参与其中,实行重点优抚对象水、气、挂号费减免,全面落实公交车、就学、就医、就业等各项优待。积极协调解决驻汉部队实际问题,完成了营房修缮、院落改造等基础建设项目,改善了战备执勤条件。同时,她推动组建了303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形成了“橄榄绿”“及时雨”等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志愿服务品牌,汉寿队入选国家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队。“每次荣誉都是新的起点。”谈及未来,她说。她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努力增强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更大力量,用实际行动为广大军人军属、退役军人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编 辑:刘思怡
一 审:周海燕
责编:刘思怡
来源:汉寿县融媒体中心